過去一年,社會各界進入涼山,他們建工程,搞產業(yè),為涼山帶來了扶貧項目和發(fā)展實效。而鄉(xiāng)親們也正在這樣的關心和幫助下,一點點收獲“我要脫貧,我能脫貧”的自信和能力。今天的習習春風一年間,我們一起去涼山普格,看看那里正發(fā)生著怎樣的變化。
習近平總書記在涼山考察時,強調要“加強對村民的實用技術和職業(yè)技能培訓,讓大家掌握一技之長”,就是希望貧困戶老鄉(xiāng)真正掌握脫貧的能力。
普格,是彝族火把節(jié)的發(fā)源地,也是我們這次涼山走基層的最后一站。今天,對口幫扶普格的四川能投集團,在當地最大的扶貧項目,要進行新年的第一次分紅。
嶄新的鈔票,映照著春節(jié)的喜慶,也映照著脫貧的希望。而人群中,有一個人最顯眼。
阿涼土拉,四川能投集團一名地方公司的工會主席,現(xiàn)在在普格縣耶底鄉(xiāng)掛職當鎮(zhèn)黨委副書記。他告訴我們,帶給大家分紅的項目,是當地最大的扶貧項目,這兩天正在進行二期項目規(guī)劃,年后就要擴建。在他的帶領下,我們驅車一個小時,見到了這個在當地頗有名氣的扶貧項目。
土拉告訴我們,基地項目投資5億元,完全建成后,將成為西南地區(qū)最大的種羊養(yǎng)殖基地,為普格這個深度貧困縣一年帶來2000萬以上的稅收收入。雖然目前養(yǎng)殖的羊還沒有出欄,但貧困戶已經通過一種全新的合作模式,在新年拿到了第一筆分紅。
普格三陽養(yǎng)殖基地負責人楊楠介紹,這個模式是采取自養(yǎng)。就是,整個貧困地區(qū)有合作社,有合作發(fā)展基金,通過合作社,自養(yǎng)一些羊,再一個通過代養(yǎng)。
所謂代養(yǎng),就是沒有勞動能力和條件的貧困戶用扶貧小額信貸購買種羊,由基地養(yǎng)殖,再按照年利率8%,進行保底分紅。
而在土拉看來,有了保底分紅,貧困戶們的收入就有了第一層保障。但真正要借助這個產業(yè)讓貧困戶們脫貧致富,還是要讓大家來這里打工。哪里去動員這么多有勞動力的貧困戶呢?土拉想到了去找一個名叫阿支楊林人。
阿支楊林家在的各洛村,又叫“能投新村”,是四川能投集團投資800多萬元,在去年年初建好的易地扶貧搬遷定居點。新村硬化道路,水電設施一應俱全,還統(tǒng)一進行了風貌打造。土拉告訴我們,阿支楊林,就是新村建好后,第一個返鄉(xiāng)創(chuàng)業(yè)的年輕人。
回到家鄉(xiāng)后,阿支楊林和妻子一起做手工服裝,一個月能掙4000塊錢。而讓他決定留下不走的主要原因,還是因為孩子。阿支楊林告訴我們,他有兩個孩子,回村后,大女兒在離家?guī)装倜椎泥l(xiāng)中心校讀書,小兒子就在村上的幼教點讀幼兒園。
回來才三個月,幼教點老師,就已經教會了小兒子背誦唐詩。而女兒這個期末考試,也考進了全班前十。住新房,在家掙錢,還能給孩子良好的教育。讓阿支楊林一家,對未來有了更多的設想和憧憬。
回村后的全新生活,讓阿支楊林對家鄉(xiāng)發(fā)展充滿信心。而通過自己努力,阿支楊林的手工服裝生意也漸漸在當地有了一些名氣。土拉和他約定,等到養(yǎng)殖場招工,阿支楊林就要在兼顧自家生意的同時,用自己的經歷,去動員村里更多的年輕人,到養(yǎng)殖場打工,回家鄉(xiāng)干一番事業(yè)。
這樣的事業(yè),離不開大家的傾力攜手,迸發(fā)的強大脫貧能量——截止目前,“國企入涼”行動已經組織簽訂產業(yè)合作協(xié)議4個批次,簽約項目38個,項目總投資2267.08億元;東西扶貧協(xié)作投入資金7.17億元;“四川扶貧”商標更是帶著大涼山的特產走向全國。這樣的事業(yè)更離不開自身脫貧能力的加強——過去一年,涼山新增小微企業(yè)270戶;接近500萬老鄉(xiāng),在農民夜校學到知識技能。建設美麗彝鄉(xiāng),大涼山有了更多底氣。
“能”,是能力,也是自信,它看不見摸不著,但卻從方方面面改變著一個人,一個地方的精氣神。
我相信,當“我能”的自信,真正扎根這里,這片大山和這群可愛的山里人,一定有最美好的未來。
原文地址:http://kscgc.sctv.com/sctv/redian/2019/02/12/711873_shared.html?from=timeline